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新品牌喧傳套餐[雜誌曝光+歌手參與]


為了幫公司推廣新品牌, 少不免要接觸傳媒. 公司產品批發業務我並不熟識, 但市場推廣及品牌戰略就是老本行. 從前在旅行社用到的技倆依然可套用到新公司中.而今天就約了香港某本地唱作歌手的經理人會面.

整個談話只30分鐘, 氣氛輕鬆愉快, 互相的 brain storming 很快找到合作契機. 自己搞 marketing, 只要懂門路, 消費比找 PR公司底, 當然有部份工作需自己做, 如文犒, 部份照片, 排版...及其它(包括...秘密 ^_^).
在緊縮的開支下, 我找了 2家雜誌(香港主要這兩家), 包括 共10次曝光, 其中有雙頁旅遊特輯, 又有公司品牌專訪,在加上一些跨界合作促銷活動, 仲有芸人design 的 Cross over product..費用全部加起來不用 6位元數字.. 有喧傳有促銷, 多渠道, 真的物有所值.但對 marketing 中的 4P是什麼也不懂的老闆, 我的喧傳套餐可通過嗎 ? 最怕是斬件通過, 做品牌喧傳一定要有一連串動作, 斬件喧傳只會像那些小家的公司, 形象 cheap, 貨品只可靠平取勝, 貨品要平質量自然要..(心照吧).. 在那種工司工作, 沒什麼營銷技巧的要求, 那種公司也很難壯大.

希望我老闆會開慧眼, 接受我的喧傳套餐.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從 Laughing 哥看的網路力量 [ Online Marketing ]



想知網路力量有幾勁!最近又一事例-Laughing 哥起死回生.Laughing 哥是無綫電視劇《學警狙擊》的黑社會小頭目角色名稱,由謝天華飾演,自3月18日晚上劇集播出他被殺死一幕後,看 Laughing 哥死左唔夠廿四小時,網絡上已經有人為其寫了一篇文章.在TVB及各大香港論壇均有如簽名聯署要求復活,及各種形式悼念活動,其中較特別的有在FACEBOOK更建墓園,香港雅虎(Yahoo!)的搜尋器,關鍵詞「Laughing 哥」在單單兩天內急更升N倍, 迅速成為搜尋人氣榜冠軍,3月22日蘋果日報更搶先報導 [學警周五結局爆驚喜,Laughing哥死過翻生]在10年前網路發展未如今日的情況下,一個產品/服務的口啤只能靠人傳人,要迅速把口啤傳出來只可電郵或傳統傳媒(電視,電台,報章雜誌等),但要知道傳統的傳媒往往因所屬利益關係,口啤的好壞不一定如實傳播.但到了今年, 正如 Laughing 哥說 "電腦化?我最叻果條靚淨係識用電腦上咸網同賭波咋喎" (相比10年前情況,Laughing 哥可能會說"電腦化?我最叻果條靚淨係識用電腦玩Game同 ICQ 咋喎" )可見今天網路發展已相當發達,會上網的人佔人口越來越多,普及亦年輕化.因此今天口啤可從網路迅速傳達, 一個電視劇好角色如同商品, 消費者共鳴的口啤現在可靠網路快速傳播, 做成熱潮, 我想月尾 "學警" 結局必是又一近年收線高峰之作.由此可見 Online Media 是可以有很大影響力, 可惜香港公司或機構在這方面仍是相對某些地區落後.就以FACEBOOK為例,在美國就相對香港多很多公司已採用 FACEBOOK 為 Marketing 方法之一.看看Laughing哥的 FACEBOOK 墓園, 回響如上下:2009-03-19 06:21:59 第一件祭品 (第1頁)2009-03-22 15:19:00 我寫文章此刻 (第7805頁)平均1頁約 50件祭品, 所以共約祭品 39萬件祭品, 即使當中有參加者送出一件以上祭品, 是項活動參加人數估計超過 15萬.那便是說接收到 Laughing哥墓園 信息的人可確認數字已超過 15萬.再看另一 Online Media, Youtube, [Laughing哥-死亡筆記]觀看人數 3天左右已超過 4萬試想想一般傳統傳媒要做到這效果要花多少錢? 如果搞一個可達 15萬人次途經的 Road Show 要花多少錢?明顯地只要善用 Online Media, Marketing 可以做得更有效率. 如果認識更多有關今天的 Online Marketing, 可以去網路找找,網路有免費但資料可能不完整, 看書是速成之一,Amazon 有好多, 再唔係 PageOne 最近都有本 Facebook 的 Marketing 香港有沒有已應用 Facebook 的 Marketing 實例, 以下照片是我昔日同事會用的實例.香港這類Online Marketing應用不普及, 一般原因如下:1) 怕網路口俾失控2) 執行的人不認識3) 老闆守舊我要做好眼前的工作, 絕不容易...
我要做好眼前的工作, 絕不容易...


更多相關照片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前路崎嶇-白花油老闆破舊立新的思維令我羨慕


最近接任了主管 Sales & Marketing 的 工作, 由受命令做事變為主動為自己安排工作並非什麼新事物. 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工作也非什麼困難事. 但面對經常在有限資源情況下喜歡堅持執行為反利潤或市場需求的商業決定, 這實在令我為難. 要花精力去應付要求多的老闆已不易, 但要幫公司走出新路, 如何減少老闆錯誤決定真的很費勁.


今天看到白花油的新產品廣告, 先別談產品好不好, 也不談產品推廣或定位好不好, 但我看到這老牌產品肯如此破舊立新的思維實在令我羨慕, 一看新產品便知是來自員工的意見, 不知我老闆什麼時候才有這種接受跟自己以往想法不同的新思維. 有 Marketing sense 的人必需有廣闊的胸襟, 不時審時度世, 反覆思考. 只靠直覺恩維行事, 即使成功也只是運氣.